預應力管道壓漿料后張空心板梁預制施工工藝
1、后張空心板梁預制施工工藝流圖
預應力后張空心板梁施工方案_1
2、后張空心板梁施工工藝
(1)制梁臺座
梁板預制場設置后張預制空心板梁臺座24個,高750px,采用C30混凝土澆筑,臺座頂面設置6mm厚鋼板,兩側放置5#槽鋼,鋼板與槽鋼采用焊接連接;臺座由下至上分別設置500px碎石換填、375px鋼筋混凝土擴大基礎及750px混凝土基礎。
制梁臺座示意圖
(2)底模安裝
臺座頂設置寬度符合設計梁寬、厚度4mm鋼板,與臺座兩側預埋的槽鋼上口焊接固定牢固。
安裝鋼筋前,將底模清理干凈,確保表面無混凝土及殘存物。測量底板梁長,在梁底上準確標出梁端模板位置。抹涂脫模劑,脫模劑涂抹必須均勻,無積油污染鋼筋。
(3)鋼筋制作與安裝
①鋼筋原材料必須有標志、標牌,以避免不同型號的鋼筋相互混淆。加工前將鋼筋表面的油漬、漆皮、鱗銹等清理干凈,對除銹后的鋼筋表面有嚴重麻坑、斑點、已傷蝕截面的應剔除不用。
②本項目鋼筋加工均采用彎曲機進行加工制作鋼筋下料、加工前應對鋼筋的下料長度、連接接頭的設置等進行設計計算,避免出現主筋不必要的接長、連接長度不足、焊接接頭位置不符合要求、彎曲角度不滿足設計要求等現象。
③鋼筋焊接采用電弧焊進行雙面焊接,焊縫長度宜大于5倍鋼筋直徑。鋼筋綁扎時,綁扎鋼筋的絲頭宜向內彎折,不應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
④所有外露鋼筋要間距一致、平順,不允許有折彎現象;工作孔預留鋼筋交錯布置,預留長度滿足施工規范要求。
(4)預埋構件的安裝及保護層墊塊的安裝
混凝土保護層墊塊采用塑料墊塊,墊塊厚度應和施工圖要求的保護層厚度一致,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墊塊呈梅花形布置,每平米不得少于4個,并盡量靠近鋼筋交叉點處。
后張空心板梁護欄預埋筋、支座預埋鋼板、吊環預留等預埋件及預留孔,施工中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預埋、安裝,避免遺漏;炷翝仓,檢查預埋件埋設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
(5)預應力管道安裝
①預應力孔道在各部位鋼筋綁扎后分區域設置,孔道采用金屬波紋管成孔,并保證管道線型。
②預應力波紋管定位時,采用專門制作的波紋管坐標定位尺定位。波紋管采用“定位網法”安裝,嚴格按照設計給定的坐標將波紋管用“#”形定位筋進行固定,定位筋用φ8鋼筋,每1250px一道。鋼束平彎處設置防崩鋼筋,每1250px一道,防崩鋼筋的內側圓弧一定要與波紋管內曲面相密貼,定位筋點焊在板梁腹板或箍筋上,不得松動。定位過程中應防止銳器刮破、電弧焊火花燒傷波紋管,以免造成漏漿。
③波紋管接頭采用套接并纏綁膠帶封牢。用大一號波紋管作為接頭,接頭長度宜為被連接管道內徑的5~7倍。接縫處用膠帶纏裹牢固,防止進漿,往返纏繞,確保不漏漿。波紋管的安裝,應做到曲線圓滑,直線順直,圓直段過渡平順,在安裝過程中與波紋管沖突的鋼筋適當調整位置。
④安放錨墊板前應先按設計要求安放的螺旋筋,焊接錨下鋼筋網片。在安裝錨墊板時,應注意錨墊板的方向,避免壓漿口處于槽口下方,還應特別注意端模與錨墊板的垂直。波紋管應伸入錨墊板內約250px,并且波紋管與錨墊板接頭處需用膠帶纏緊,以防止漏漿。喇叭型錨墊板與梁端面必須在一個平面,垂直于孔道軸線,并固定于梁端模板和梁端主筋上,不得松動。用泡沫塑料將喇叭口堵嚴,防止掉進雜物。
⑤預應力孔道安裝前,逐根檢查波紋管是否有孔洞、彎折或松扣現象,孔道安裝好、安裝內模前,應逐根進一步仔細檢查有無破損,破損處用膠帶重新包裹。澆筑混凝土前將硬質PVC塑料管預先放入預應力孔道內,以確?椎理槙,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時,拉出塑料管,然后整體穿束。
(6)模板安裝
①外模采用組合定型鋼模,首先應清理側模表面浮漿,用砂輪手工磨光模板表面及焊口不平整處,用膩子灰抹平接縫,涂機油保養。模板使用前應按照模板編號進行試拼裝,合格后才能使用。
②模板安裝接縫平順、嚴密、無錯臺,模內長、寬、高尺寸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的要求,對拉螺桿齊全、緊拉,支撐穩固。側模與底模之間,側模與側模之間接縫采用橡膠板粘結嚴密,確保模板接縫不漏漿。首次進行模板拼裝時、將接口嚴密吻合的模板連接在一起,用螺栓擰緊模板,并依次編號,以后每塊模板在使用過程中都固定位置。
③模板拼裝時,使用一臺25t汽車吊配合進行安裝,用對拉螺栓進行固定。
④內模為便于拆裝式木模,內模拼裝后檢查其內部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確?招陌辶旱装寮绊敯寤炷梁穸。安裝內模前為側模表面的灰塵及雜物,采用透明彩條布對內模進行包裹,防止因混凝土漏漿導致無法拆除內模,同時設立支撐內模鋼筋,以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采用內模頂部每隔2m加一道橫向壓杠的方法防止內模上浮,并在模板內部加支撐肋固定。底、腹板鋼筋綁扎完成后,首先安裝外膜,外膜要求尺寸準確,并具有一定剛度,以便于定位和拆除。外模一般采用整體安裝,首先固定好底部,再用拉桿和橫撐固定好頂部,再整體縱向調整順直。外模按在底部,模板分塊接縫及端部加設密封條,保證混凝土不漏漿。
⑤模板安裝后,應對臺座反拱、模板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尤其應檢查梁寬、順直度、模板各處拼縫、模板與臺座接縫及各種預留孔位置。端頭側模與底模拼縫處、預應力孔道錨墊板處采用專用泡沫劑封堵。
(7)混凝土澆筑
①按照底板、腹板、頂板的順序澆筑混凝土,采用連續澆筑法,施工中分兩步澆筑,先澆筑底板,后澆筑腹板和頂板,確保施工的連續性,防止冷縫及施工縫的產生。
②混凝土澆筑從梁的一端向另一端循環完成。澆筑方向是從梁的一端開始,在接近另一端時為避免梁端混凝土產生蜂窩等不密實現象,改從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距該端4-5m處合攏。
③分層下料振搗,每層厚度不宜超過750px,上下層澆筑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上層混凝土必須在下層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方能繼續澆筑;炷琳駬v采用50型振搗棒進行施工。
④底板澆筑后,對腹板分層對稱澆筑,分層厚度不超過750px;炷琳駬v時,振搗棒不得碰到模板。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需插入下層混凝土5-250px左右,防止出現冷縫。振搗棒插點的間距不大于1.5倍有效工作半徑,每一振點的振搗時間延續時間宜為20~30s,操作上要求做到“快插慢拔”,振搗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沉降,無氣泡冒出,同時表面泛出浮漿。
⑤施工中應隨時注意檢查與校正支座鋼板等預埋構件的位置。
(8)梁頂收面、拉毛
①振搗完畢后,采用合金刮杠整平,確保梁板頂面平整度,刮杠接觸不到的地方應補充混凝土。
②采用木抹子進行第一次收面,收面時清除表面多余的水泥漿。頂板混凝土初凝后,再次用抹子進行壓實,直至表面平整,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收縮裂縫。
③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一般在混凝土收面完成2-3小時后,用鋼刷將混凝土表面進行拉毛。
(9)混凝土養生及拆模
①混凝土在澆筑完成收漿后盡快覆蓋土工布內外噴淋灑水養生,全天候保濕。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
②模板拆除不宜過早,尤其在晝夜溫差大于15℃時,應適當延遲時間,且盡量在升溫階段拆模。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模板。內模拆除時,使用人工將慢慢內模拆除,盡量避免內模對梁體棱角的損傷。
③拆除鋼模使用汽車吊進行配合,及時吊移存放模板,清洗、維修、涂油以供下次使用。拆除模板后對梁體進行編號,并注意成品保護。
④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方可進行鑿毛。腹板采用專用鑿毛機進行鑿毛,嚴格控制鑿毛的深度,鑿毛深度控制在2-5mm,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漿皮,以露出石子為宜。
CGM高強無收縮灌漿料,預應力管道壓漿料,支座灌漿料,高聚物快速結構修補料,環氧灌漿料,不發火地坪,自粘壓縫帶,不發火細石混凝土,不發火水泥砂漿,植筋膠,粘鋼膠,塑性膨脹劑,減水劑,聚合物砂漿,M50干硬性無收縮砂漿,M50流動性無收縮砂漿,重力砂漿(風、聲屏障快速充填砂漿),聚氨酯灌漿料,環氧灌漿料,壓漿料,壓漿劑,聚合物砂漿,環氧樹脂,植筋膠,粘鋼膠,樹脂灌縫膠,呋喃樹脂,氯丁膠乳,自粘壓縫帶,瑞米加固材料,瑞米堵水材料。